崔瑶委员:
您提出关于建设“韧性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灾害风险防控能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设“韧性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灾害风险防控能力的建议很有前瞻性,为解决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防灾减灾能力不足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建立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共享的协作机制需要政府统筹协调,特别是需要应急管理部门从完善应急体系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进行落实。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四五”期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城市治理,建设韧性城市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城市体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等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全省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制定了《辽宁省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整治瓶装液化气、供水管网排查、城市道路隐患治理、桥梁护栏升级改造等任务内容,同时制定了《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细则》,明确了6大项重点工作,细化为40项具体工作,逐项制定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以及成果形式,有序推进专项整治任务落实、成果落地。按照《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解表》确定,2020年共需要完成12项重点工作任务,已按照既定部署完成;2021年6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除“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发布的防灾避难城所等技术标准”因为国家标准没有发布外,其他22项任务均按时完成。2022年将进一步巩固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入分析全省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健全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二、全域开展城市体检工作。2021年,指导各设区城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方案,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65项指标,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论证、科学评估,生成城市体检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各市按照“体检、评价、诊断、治理、复查、监测预警”的循环治理模式,建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联动工作机制,精准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沈阳市、大连市作为住建部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已分别连续3年和2年开展城市自体检工作,通过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群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编制完成了城市体检报告,成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在全国59个样本城市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沈阳排名第2,大连市排名第6。2022年,我厅将安全韧性作为城市体检评估指标的重要内容,在设区城市全面开展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城市建设安全隐患和短板,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推进城市建设清隐患、补短板。
三是加快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为系统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在既有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拓展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业务应用和公众服务功能,构建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平台的统筹协调和运行监测功能。加快对现有信息的迭代升级和整合共享,不断完善平台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功能,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计划沈阳、大连两市在2022年底建成,其他城市要于2023年底基本建成,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推动平台建设早日落地见效。
四是强化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5月,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厅、省广电总局、省人防办、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有限公司等部门联合印发了《辽宁省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了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全省14个市以及沈抚示范区均按照省厅《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制定印发了各市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分别成立了加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络体系,并将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目前,全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正有序开展。2020年以来,各市都开展了排水管网普查项目,2021年,结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又开启了城市供水设施普查工作。与此同时,地下市政设施建设的各相关省级单位在各自原有数据的基础上,也开展了相关数据的复核复查工作。各市按照具体工作方案开展普查工作,并且启动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数据库,积极推进智能化感知设施建设,推动燃气、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等系统整合,构建统一运行监测系统,逐步纳入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五是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完成城市桥梁护栏升级改造任务。2021年,组织全省开展了城市桥梁护栏升级改造,科学排查桥梁护栏安全隐患并全面实施整改,建立了任务清单,在对所有桥梁完成护栏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一桥一策,开展桥梁护栏升级改造。核定上报的165座城市桥梁护栏升级改造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切实提升桥梁护栏防撞能力。积极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工作,开展年度城市桥梁定期检测工作,建立危桥清单。实施危桥加固改造专项行动,将计划拆除的危桥全面封闭,并指导各地多渠道争取资金落实,将危桥维修项目列入计划。
六是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调查工作。自2020年6月开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通知》部署,部署全省住建领域自然灾害普查工作,对全域内的房屋、道路、桥梁和供水厂进行隐患排查,建立普查电子台账,并进行多个灾种分析,结合全省自建房综合整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采取腾空、加固、拆除等措施。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虽然我厅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推进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任务,涵盖了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新的全过程,具体任务多,涉及的部门多,时间跨度长,而且,城市更新、城市体检、公共设施安全专项体检、建设各类信息平台以及建立运行机制,需要专业技术力量和大量资金支持。同时,我省城市部分老旧管网和市政个别桥涵问题较多,城市老旧供水供气管网需要改造,市政个别桥涵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损、防撞设施破损以及结构强度达不到安全性规范要求等,这些都是实际问题,也是实际困难。下一步,全省住建领域将巩固提升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巩固制度成果、创新管理方式,全力推进城市安全建设,为全面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感谢您对全省住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6月6日